“唤醒”撂荒地 闲田变良田——捷胜镇大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侧记

时间:2022-09-07 18:51:44 | 浏览:484

17年撂荒地,今朝变良田。盛夏时节,艳阳高照。在城区捷胜镇石岗村田间地头,稻田金黄如画,机声轰隆,稻香与泥土的芬芳汇成收成的味道。收割机开足马力往返穿梭在稻田里,所到之处水稻整齐地倒下,切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

17年撂荒地,今朝变良田。

盛夏时节,艳阳高照。在城区捷胜镇石岗村田间地头,稻田金黄如画,机声轰隆,稻香与泥土的芬芳汇成收成的味道。收割机开足马力往返穿梭在稻田里,所到之处水稻整齐地倒下,切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当地农民正满怀丰收的喜悦,抢抓晴好天气,人机结合收获稻谷,确保颗粒归仓。“这里原本是杂草丛生的荒地,如今实现了复耕复垦,变成了良田,焕发出勃勃生机。”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付庆说。

自去年以来,捷胜镇狠下功夫整治撂荒地,截至6月底,全镇撂荒地复垦面积近2000亩,复耕率达91.65%,成功变荒地为良田,牢牢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正是金黄入筐时。

精准施策? 让撂荒土地“活”起来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大量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转移,原本有耕地1万余亩的捷胜镇土地摞荒现象日益严重。 如何让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让撂荒地变良田?这成为捷胜镇党委和政府思考的问题。该镇党委书记杨凯彬告诉记者,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去年以来,该镇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对“复耕复垦”进行全面宣传动员,全力推进摸底整治;多次召开撂荒“复耕复垦”专题会议,以“零容忍”的决心推进耕地撂荒整治;因地制宜制定《撂荒耕地复耕工作奖补方案》,通过项目扶持、财政奖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群众对基础设施滞后、交通条件受限、自然环境欠佳的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由镇、村两级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众积极跟进的农村耕地撂荒整治攻坚行动拉开了帷幕。

农技人员在田地勘察花生生产情况,指导管理。

“针对农村失能家庭无人种地、因病因残无力种地的问题,该镇结合群众意愿,委托合作社和其他农户代管经营,确保撂荒耕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有效解决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农户‘无人种地’和‘谁来种地’等问题。”杨凯彬告诉记者。该镇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的有利契机,在沙坑村完成681亩连片土地流转,并通过观摩交流和经验分享,将“沙坑经验”在各村推广,使全镇实现复耕2300多亩,流转土地近4200亩,垦造水田近500亩。同时,该镇建立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分级制定实施流转扶持政策,促进农村土地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能手流转集中,形成规模效应,切实解决耕地长期撂荒问题。

去年7月份,该镇石岗村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成立了石岗农业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耕种、统一管理,最终所得按比例划拨部分为村集体资产,用于村落建设、产业项目开发等,打破此前的土地外包常规模式。去年9月份,合作社完成了番薯种植,今年3月收成后,又种下水稻,于近日喜迎收成,成为了撂荒地复垦的“石岗经验”。

夯实基础? 让撂荒地成为“致富田”

如何把撂荒地变成“致富田”,捷胜镇在复耕复垦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走出一条科技种田之路。

“要把握好施肥的时间,中期重施穗肥,以充分满足稻株对氮素营养的吸收,促进穗大粒多;后期适当施粒肥,以积累碳水化合物,增加结实率和粒重……”在田间,农技人员正指导村民对土地进行轮作。为了改善复耕土地土壤,让种植物无农药残害、无污染,捷胜镇采取 “土地轮作”的生产模式,在前期种植旱地作物,收成后换易涝多水农作物。“土地轮作的方式,有利于保持、恢复、提高土壤肥力,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抑制病菌生长,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还有利于合理均衡地使用农具、肥料、农药、水资源及资金等资源,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城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农艺师林述广告诉记者。

该镇常态化邀请农技人员下村指导农业种植,不断夯实种粮基础。农技人员还进村入户下田,实地了解播种进展、播种质量、虫害治理、农资供应和价格变化等情况,为村民提供应对措施,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提高生产科技含量,并调配农业机具,加快秋收秋播进度。“自从我按照专家指导的技术种植水稻之后,产量提高了,大家种植水稻的热情越来越高涨。”周大叔说。

为确保复耕复垦地不再丢荒,捷胜镇采取动态监测、政府激励、惩戒约束机制,全面推进“5+2”农村综合改革,完成7个试点示范村股份制改革,量化资产510万元。完成14个村整村授信金额3156万元,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在激发村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筑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 “底线”,为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筑巢引凤”。

“目前,石岗村种植的‘冰激凌番薯’、沙坑村的沙葛和葛薯等在城区小有名气。”镇长卢小咏说。捷胜镇通过村企合作、建立合作社的方式,将沙坑村681亩撂荒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引进农业公司对其复耕,现已种上花生;前进村番薯基地种植湖北大叶品种实现丰收,亩产达5000斤,前进河两侧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规划实施中,目前剩余的181.44亩将于12月底前完成复耕。“通过政策、技术、资金帮扶等措施落地,不断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每年预计能给集体带来30万元左右的收入,真正鼓起村民的‘裤腰包’,增厚集体的‘家底子’。”卢小咏说。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相关资讯

【推进作风革命 加强效能建设】玉溪大步迈向“锂时代”

挺拔的红塔山下,曾缔造了民族工业崛起的奇迹。今天,玉溪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在这片大地上书写出一段关于锂的时代传奇。半年时间,玉溪市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先后布局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及电池等生产项目,形成一条完整的新能源电池产业

前锋区消防救援大队持续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

正规化达标创建成果系列展播前锋区消防救援大队编者按自部署开展队伍正规化建设以来,前锋区大队认真贯彻落实总队、支队正规化建设工作部署要求,精准谋划,始终聚焦组织建设标准化、执勤秩序规范化、训练秩序实战化、工作秩序正规化、生活秩序制度化、后勤管

鄂州市乡村振兴局坚持“三个同步”,推进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迅(通讯员 严姮)近年来,鄂州市乡村振兴局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坚持工作同步谋划、管理同步加强、队伍同步培养,大力开展“机关创品牌、党员争先进、合力促振兴”系列活动,推动“扶贫铁军”向“振兴先锋”角色转换,实现机关党建与业务

嘉鱼“1+2+9+N”项目推进改革②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看嘉鱼强农政策之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田城 见习记者 黄铮 通讯员 黄茂盛、丁翠)不到嘉鱼来,不知农业美。8月24日至25日,记者行走在嘉鱼县广阔的农村大地,看农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看田垄菜蔬自成风景。“这几年,嘉鱼的农业变化太大了,对往后的影响太

中站区召开问题楼盘处置暨征迁安置问题项目整改推进会

5月21日上午,中站区召开问题楼盘处置暨征迁安置问题项目整改推进会。区委副书记、区长赵红兵出席会议并讲话,区领导靳莲、马保利、米磊、陈俊志、许庆林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指出,问题楼盘处置和征迁安置工作,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大

推进医保服务下沉焦作马村区为便民惠民“加速”

民生无小事。一座幸福之城,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不可或缺。焦作市马村区委、区政府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每年都集中力量办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涉及交通出行、教育医疗、养老服务等方方面面。截至目前,2022年马村

环保督察典型案例|淮北市相山经济开发区治水工作推进不力水环境问题突出

2022年6月,安徽省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淮北市发现,相山经济开发区对水污染治理工作重视不够,推进缓慢,区内食品工业园长期未配套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污水溢流现象多发,影响周边水体,环境问题突出。基本情况相山经济开发区位于萧濉新河以西

义安区审计局坚持“一重双向”推进政务公开工作

近日,义安区政务公开办发布全区2022 年 1-5 月份第三方机构测评结果的通报,区审计局在全区22家重点部门中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工作成效尤为突出。该局在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是坚持“一重双向”即: 一是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放在全局

「督查前沿」出真招!淄博市周村区建立“大格局”,推进“大招商”

今年以来,淄博市周村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速动能转换、推进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招商引资工作,全面落实“三个有”要求,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开展,五大措施助力周村招商实现新突破。1-5月份,实际到位市外外来投资34.8亿元

临渭区多措并举推进项目高质量发展

来源:【渭南日报】本报讯(记者 李亚晓 通讯员 张育娜)9月15日记者从临渭区了解到,今年以来,临渭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要素保障,聚焦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精准分析研判,加强协同调度,推动全区建设项目有序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十二星座排名网董氏起名神器体育资讯网宋氏起名字大全数字能量研究中心股票证券网何姓取名网物流信息网射手座星座网以色列旅游网金牛座星座网十堰新闻头条网鸿星尔克股票网海澜之家股票吴姓名人取名网卢森堡旅游网宠物商机网专利注册申请查询网广东旅游网今日渭南泉州新闻资讯网今日淮南篮球球迷网朋友圈说说网奥地利旅游网徐氏取名字大全月子餐食谱网信用征信资讯网斯达半导A股澳洲进口奶粉代购
汕尾新闻资讯网是汕尾新闻网、今日汕尾新闻最新消息、汕尾市城区每日新闻、今天汕尾新闻最新内容、汕尾门户网、汕尾最新大项目、汕尾信息网、汕尾新闻2022最新消息。
汕尾新闻资讯网 31181.cn©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