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7 18:54:39 | 浏览:4612
根据全省2020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部署要求,为做好辖区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让群众过上“平安、畅通、温馨”的春节。2020年1月7日上午,汕尾交警市区一大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集中优势警力,联合捷胜镇党政、派出所、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在捷胜镇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专项活动。
强化部门联动协作
捷胜路口设卡点查处违法车辆
到捷胜镇内整治交通秩序,劝导和查处无配带头盔和超员超载等违法行为,查扣了一批无牌无证机动二轮摩托车和三轮车。
对于部分符合条件上临牌电动摩托车,联系邮政部门现场为群众办理临牌业务。
根据全省2020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部署要求,为做好辖区春运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让群众过上“平安、畅通、温馨”的春节。2020年1月7日上午,汕尾交警市区一大队进行再动员、再部署,集中优势警力,联
10月15日上午,华夏保险汕尾中心支公司、捷胜镇人大在捷胜镇联合开展红色教育暨重阳节慰问活动。参加活动的党员干部、职工首先来到捷胜镇北门社区,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走访社区8位困难老党员和群众。在他们的家里,大家和老人亲切地话家常,叮嘱老人们要
首个警察节来临之际,2021年1月9日下午,捷胜镇政府领导到汕尾交警市区一大队慰问,为一线执勤民警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和慰问品。紧握的双手,表达了为营造平安顺畅的道路交通环境而努力坚守;一声温馨的祝福,承载着捷胜镇广大人民群众对一线交警的
按照汕尾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和城区道安办关于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部署要求,4月17日晚,汕尾交警市区一大队联合捷胜镇党政、捷胜派出所在捷胜镇开展交通安全守护行动。此次行动,该大队带队负责人介绍,以农村道路上存在的酒后驾驶机动车、驾乘。
自深圳市驻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帮扶工作队进驻以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积极协助支持当地开展水田垦造,推动土地流转、撂荒土地复工。近日,在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前进村的垦造水田区,种植户忙着将收割好的稻谷转移到运载车上,运输到仓库进行筛选、装袋等处理。
”近段时间,汕尾城区捷胜镇沙坑村的一些撂荒多年的土地上,突然间出现多台拖拉机,捷胜镇村干部和村民在地里忙活着,来回耕耘,清除杂草。“挖深一点,多上点基肥。“我们主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开展撂。这是沙坑村对今年流转的土地进行播种前的清理准备行动。
《规划》编制工作于去年8月份正式启动,深圳市驻捷胜镇帮扶工作队紧密配合镇委、镇政府,共同对捷胜镇乡村振兴规划工作“把脉问诊”、出谋划策。近日,《汕尾市城区捷胜镇镇域乡村振兴规划(2021—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正式发布。
在汕尾城区捷胜镇,早晨是小吃店的高峰期,最早来的一般都是本地买菜的居民,还有卖菜的商贩,一份碗粿或红卫面加一碗豆浆,是很多人的早餐标配。捷胜小吃眼下亦红火捷胜镇南门大街上,在狭窄的小巷,有数家无名店铺,一份碗粿,3元多的价格,着实厚道。
8月24日,农业农村部对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进行公示。全国有256个村落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广东省有10个村上榜。其中,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入选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是汕尾市唯一一个入选的乡村。
来自周边农村的多名种植户时常聚集在汕尾市城区捷胜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这里为大家讲解农业种植知识。自今年6月捷胜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揭牌以后,这里成为附近村民学习种植技术的好去处。7月炎夏,田园正忙。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示“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单。全国共有256个“产业优势鲜明、服务设施完善、乡风民俗良好、品牌效应明显”的村庄入选,广东省共有10个村庄上榜。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成为汕尾市唯一入选的村庄。
□南翔时值仲夏,岭南多雨,海滨尤甚。这是地处汕尾捷胜镇沙坑村西南一片广袤的沙地,一阵大雨之后的间歇,海风从三四百米外强劲地吹来,高低散落的十多米高的桉树婀娜多姿,白花花的腰肢很是抢眼,它们相互致意却又各行其舞。
在“五一”期间,军船头村一家拥有70间客房、最多可接待600余人的宴会和会议的“荷塘观芸酒店”,令不少游客慕名而来。荷塘观芸酒店是深圳市光明区对口帮扶汕尾市城区捷胜镇的乡村振。提到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不少人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便是荷花。
近日,深圳驻汕尾城区捷胜镇帮扶工作队积极协助办理退役军人优待证,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有效激发退役军人的荣誉感、获得感,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自开展退役军人优待证办理以来,驻捷胜镇帮扶工作队紧密配合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城区农业。
1日下午,在汕尾市城区捷胜镇军船头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篮球场上,响起一阵阵篮球击地和训练口哨的声音。原来是军船头村“四点半课堂”篮球培训班的同学们正热火朝天地进行训练。儿童节当天,捷胜镇各村(社区)在妇联、团委指导下,开展各类关爱帮扶、走访慰问